
随着二胎政策的放开,越来越多的家庭迎来了新的生命期待。然而,对于一些二胎孕妇来说,妊娠糖尿病却可能成为孕期的一大困扰。那么,当二胎孕妇患有妊娠糖尿病时该怎么办呢?它又对准妈妈有哪些危害呢?
一、妊娠糖尿病的应对方法
- 饮食调整
- 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:选择高纤维、低 GI(血糖生成指数)的食物,如全麦面包、糙米、燕麦等,避免食用高糖、高脂肪的食物。
- 增加蛋白质的摄入:可以选择瘦肉、鱼类、豆类、蛋类等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,以满足身体对蛋白质的需求。
- 多吃蔬菜和水果:蔬菜富含维生素、矿物质和膳食纤维,有助于控制血糖。水果可以选择低糖水果,如苹果、柚子、草莓等,但要注意控制食用量。
- 合理分配餐次:采用少食多餐的方式,将每天的食物分成 5-6 餐,避免一次进食过多导致血糖升高。
- 适量运动
- 孕期适当的运动可以帮助控制血糖,增强体质,有利于母婴健康。适合孕妇的运动方式有散步、孕妇瑜伽、游泳等。
- 运动时间和强度要适中,避免过度劳累。一般来说,每天运动 30 分钟左右,每周运动 3-5 次为宜。
- 血糖监测
- 二胎孕妇患有妊娠糖尿病后,需要定期监测血糖,了解血糖的变化情况。可以使用家用血糖仪进行自我监测,记录血糖值。
- 根据血糖监测结果,调整饮食和运动计划,必要时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胰岛素治疗。
- 定期产检
- 患有妊娠糖尿病的二胎孕妇要定期进行产检,密切关注胎儿的生长发育情况。产检项目包括超声检查、胎心监护、血糖、血压等。
- 如果发现胎儿发育异常或其他并发症,应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。
二、妊娠糖尿病对准妈妈的危害
- 孕期并发症增加
- 妊娠高血压:妊娠糖尿病患者发生妊娠高血压的风险比正常孕妇高 2-4 倍。妊娠高血压可导致孕妇出现头痛、视力模糊、蛋白尿等症状,严重时可危及母婴生命。
- 羊水过多:妊娠糖尿病患者羊水过多的发生率较高,可导致孕妇腹胀、呼吸困难等不适,增加早产、胎膜早破等风险。
- 感染:由于血糖升高,孕妇容易发生泌尿系统感染、阴道炎等感染性疾病,影响孕妇的身体健康。
- 难产和剖宫产率增加
- 巨大儿:妊娠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时,胎儿容易生长过快,形成巨大儿。巨大儿可导致难产、产伤等风险增加,剖宫产率也相应提高。
- 产程延长:妊娠糖尿病患者的子宫收缩力可能减弱,产程延长,增加产后出血、胎儿窘迫等风险。
- 远期健康风险
- 2 型糖尿病:患有妊娠糖尿病的女性在产后患 2 型糖尿病的风险增加。据统计,约有 50% 的妊娠糖尿病患者在产后 5-10 年内会发展为 2 型糖尿病。
- 心血管疾病:妊娠糖尿病患者未来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也高于正常人群。长期高血糖可导致血管内皮细胞损伤,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。
总之,二胎孕妇患有妊娠糖尿病时,应积极采取饮食调整、适量运动、血糖监测和定期产检等措施,控制血糖水平,减少并发症的发生。同时,准妈妈们也要认识到妊娠糖尿病的潜在危害,提高自我保健意识,为自己和宝宝的健康保驾护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