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怀孕是一段充满期待和喜悦的旅程,但有时候也会伴随着一些风险。妊娠期高血压就是孕期常见的一种并发症,它可能会对孕妇和胎儿的健康造成严重影响。那么,妊娠期高血压有哪些症状和表现呢?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。
一、血压升高
这是妊娠期高血压最主要的症状。一般来说,孕妇在孕期的血压应该维持在相对稳定的水平。如果收缩压≥140mmHg 和(或)舒张压≥90mmHg,就可能患有妊娠期高血压。
有些孕妇可能在孕期的常规产检中发现血压升高,而有些则可能会出现头痛、头晕等症状后才去测量血压,发现血压异常。
二、水肿
水肿也是妊娠期高血压常见的症状之一。孕妇可能会发现自己的手脚、脸部等部位出现肿胀,尤其是在下肢更为明显。用手指按压水肿部位,会出现凹陷,且不易恢复。
需要注意的是,孕期出现水肿并不一定都是妊娠期高血压引起的,也可能是由于子宫增大压迫下腔静脉,导致血液回流受阻等原因造成的。但如果水肿严重,且伴有血压升高、蛋白尿等症状,就需要警惕妊娠期高血压的可能。
三、蛋白尿
蛋白尿是妊娠期高血压的重要表现之一。通过尿常规检查,可以发现孕妇的尿液中含有蛋白质。如果蛋白尿的含量较多,说明病情可能较为严重。
四、头痛、头晕
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可能会出现头痛、头晕等症状。这是由于血压升高导致脑部血管痉挛,影响了脑部的血液供应。如果头痛、头晕症状严重,还可能会伴有恶心、呕吐等症状。
五、视力模糊
在严重的情况下,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可能会出现视力模糊、甚至失明等症状。这是由于血压升高导致视网膜血管痉挛、出血等原因造成的。
六、上腹部疼痛
有些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可能会出现上腹部疼痛的症状。这可能是由于肝脏、脾脏等内脏器官受到高血压的影响,出现缺血、水肿等原因造成的。
如果孕妇在孕期出现以上症状和表现,应及时就医,进行相关检查,以确定是否患有妊娠期高血压。同时,孕妇在孕期也要注意定期产检,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,如合理饮食、适量运动、充足睡眠等,以预防妊娠期高血压的发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