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剖宫产为什么需要做盆底修复?
无论是阴道分娩是剖宫产,都是需要做盆底修复的。因为在妊娠、重力压迫、激素水平变化等因素的影响下,都会使盆底功能受损。
1、妊娠
在怀孕期间,孕妈妈体内的胶原酶含量会随着孕周增加逐渐升高,在胶原酶的作用下,孕妈体内的胶原蛋白会被降解,使得子宫逐渐增大至足月,从而导致阴道黏膜乃至盆底组织中胶原蛋白的大量流失,进而出现阴道松弛。
2、重力压迫作用
随着孕期的增加,子宫也在不断的增大,由最初的50g的重量在怀孕后期会增大20倍,增大到1000g的重量。
不断增大的子宫长期压迫盆底组织,导致盆底肌肉一直处于受压的状态,盆底组织供血减少,肌纤维收缩功能减退,盆底功能下降。
3、激素水平变化
妊娠期间,女性体内会分泌的大量孕激素和松弛素,导致盆底肌肉、筋膜、韧带等松弛。
4、腹压增加
如果孕妈妈存在长期便秘、慢性咳嗽、长期久站、久坐、搬拿重物、肥胖等情况,会导致腹压增加,损伤盆底肌。
产后盆底肌损伤会有什么影响?
女性的膀胱、子宫、直肠等脏器都需要盆底肌肉的承托和支持,并且具有多项生理功能,当盆底肌受到损伤时,会引发各种问题。
1、影响性生活
盆底肌的损伤会导致阴道收缩的力量下降,影响夫妻生活的快感,让夫妻双方的性生活质量明显下降。
2、增加生殖系统感染风险
伴随着盆底肌松弛的出现,女性的阴道口非常容易出现敞开的状态,导致私处容易被外界病菌入侵,增加生殖系统感染的风险。
3、尿失禁
据统计,有约三分之一的产妇在生完孩子以后,盆底会变得松弛,从而影响了正常排尿。尽管这个时候还未发生尿失禁,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,女性体内的雌激素水平下降,胶原蛋白大量流失,盆底肌支持功能减退,逐渐松弛,在40岁到50岁的时候很容易出现压力性尿失禁。
此外,盆底肌的松弛还会造成一系列的病症损害,例如子宫脱垂、膀胱脱垂等。所以无论是剖宫产的宝妈,还是阴道分娩的宝妈,都需要在产后42天进行盆底肌功能的评估,及时发现问题、及早进行处理!
产后盆底肌修复一定要抓住黄金期
盆底肌肉康复主要包括盆底功能锻炼、盆底肌肉电刺激、盆底生物反馈治疗等方法,其中盆底功能锻炼操作简单、使用便捷,适用于绝大多数人群,但如果存在尿失禁、盆腔脏器脱垂的女性,就需要借助盆底康复治疗来训练盆底肌肉,改善女性盆底功能。
盆底功能锻炼,也称凯格尔运动,是指做缩紧肛门的动作,每次收紧不少于3s,然后放松,连续做15-30min,每日进行2~3次,或每日做盆底肌肉锻炼150~200次,6-8周为1个疗程。此外,胶原蛋白作为盆底支持组织细胞外基质的主要成分,维持着盆底结缔组织的弹性和韧性,我们可以通过局部补充胶原蛋白来修复盆底受损组织。初蓉重组胶原蛋白阴道敷料,主成为为重组Ⅲ型人源化胶原蛋白。研究结果表明,高细胞黏附活性的重组Ⅲ型人源化胶原蛋白,可以促进盆底组织受损修复,有助于细胞外基质重塑,修复盆底韧带和筋膜受损细胞,改善女性盆底功能障碍。
最后,特别要注意,产后修复有3个重要阶段:
☑ 黄金期:指产后42天到6个月内;
☑ 理想期:指产后6个月至一年半以内;
☑ 有效期:指产后一年半至三年内,就属于产后的恢复末期了。
建议大家一定要抓住产后康复的黄金期,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!